首页
关于协会
通知公告
行业动态
专家园地
业务交流
政策法规
会员之家
党建之窗
联系我们

扫一扫微信公众号

扫一扫手机查看

联系我们 Contact Us

苏州市勘察设计协会
电话:0512-65207270
Email:S_EDAS65207270@163.com
地址:苏州市人民路1058号(锦帆路55号)房地产大厦5楼537、539室

研讨交流

专家访谈 | 冯正功大师:传承建筑文化 彰显人文关怀——延续建筑理念的探索与实践

作者: 来源: 日期:2022/1/19 21:13:00 人气:597

【编者按】

***************************总书记在七十五届联合国大会上向国际社会作出“二氧化碳排放力争于2030年前达到峰值,努力争取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的庄严承诺。国际绿色建筑联盟邀请专家咨询委员专家,围绕“碳减排背景下的绿色建筑发展”主题,从不同角度开展专家访谈,以期为城乡建设高质量发展、绿色发展提供更多的决策参考。

冯正功大师长期致力建筑创作,注重当代建筑与地域文化相结合的探索与实践,主持了一批在行业和省内外有重大影响的建筑作品。在大量实践基础上,提出“延续建筑”创作理念并出版了专著《延续建筑 一种建筑设计创作观的探索与实践》。作品获全国优秀工程勘察设计行业奖一等奖、中国建筑学会建筑创作金奖、世界华人建筑师设计大奖学术奖优秀设计奖等荣誉100余项。


苏州的园林、院落等文化元素,赋予了苏式住宅强烈的地域文化特征。中衡设计研发中心大楼(以下简称“研发大楼”)地处姑苏,团队在设计之初就立志打造具有“中国特色”及“鲜明地域特征”的绿色建筑,使其既适应当代发展,又彰显特色文化。苏州传统宅院经过千百年发展,形成了独具特色的范式,也隐藏着被动式绿色建筑理念和技术。传统院落的布局被借鉴到了研发大楼的设计中,项目因而成为被动式技术应用的典范。
研发大楼集成园林、院落布局理念,在构建优美办公环境、满足功能需求的同时,充分考虑绿色要素的引入与运用。通过利用自然采光与自然通风,降低办公建筑的耗能,在确保使用者舒适的前提下,使建筑中的更多空间不用或少用空调,从而达到节能的目标。


“延续建筑”理念来源于我多年来在建筑创作过程中形成的一些思考。所谓“延续建筑”,最重要的是强调设计师对场地的关注。 不同场地的物理特征不尽相同,不同时期人们生活方式及历史故事又赋予了场地多姿多彩的人文特征。建筑师应当对场地特征进行深入挖掘与研究,提炼各类要素特点,通过恰当的设计手法,将建筑技术与使用者需求相协调,创造独具特色的优秀建筑。举个例子,苏州园林之美享誉全球,苏式宅院也独具特色。我常常思考如何将苏式元素与现代建筑更好融合。如果设计师能恰当运用院落空间,其作品必能蕴含中国文化的深远意境。当然,这种运用并不是单纯的形式表现上的迁移,而应当包含材料选用、建筑设计及城市记忆保留等多维度一体化的整体考量。“延续建筑”的底层理念就是以人为本,这使其必然包含绿色建筑的相关要求。 2000年,我们受邀修建苏州大学王健法学院。苏州大学前身为1900年创办的东吴大学,至今已一百二十余年历史,因此,如何协调现代建筑与庄重疏阔的百年校园环境之间的关系,成为设计团队首要面对的问题。我们将新建建筑拆解为大小不一的两部分,与既有建筑体量相称的建筑被安置在了中轴线上,与北端钟楼正对;体量较大部分位于场地东侧,远离轴线,表达了对原有轴线秩序的尊重。同时,充分保留场地原有古树,通过五颗百年古树合围,形成扇面形半开放庭院。庭院南北分别设置风雨长廊作为东西侧建筑的连接,提供了建筑内部庭院与外部环境之间空间流动的界面,从而实现了绿色建筑理念的落地实践。

另一个值得一提的例子便是我们近期完成苏州第二工人文化宫项目。项目位于快速发展中的新城区,场地周边的城市环境呈现出“新城同质化”现象,折射出城市历史文脉消逝的危机。因此,苏州第二工人文化宫的设计旨在修补建筑与城市文脉的关系,重拾城市的集体记忆。整个项目以苏州传统民居的空间布局模式进行组织。大体量的综合空间“化整为零”,依据不同动线分解为若干独立单元,有序布置于场地之中,形成苏州传统民居街巷聚落。不同聚落之间由院落连接,通过与建筑单体的有机组合,建构主次分明的室内外空间组织系统。中厅的空间借鉴了留园中部主景区,通过“悬桥”“游廊”等意境的组织重构,在现代空间中很好地重现了苏州的地域风味。

苏州第二工人文化宫


随着时代的发展,社会对绿色建筑的认识不断提升,各国都涌现出一批优秀的绿色建筑探索实践。国际绿色建筑联盟应当充分发挥桥梁纽带作用,立足本土,联通全球。在积极引入境外先进技术理念的同时,充分宣传推广境内优秀案例及优秀设计师,助力我国绿色建筑高质量发展。

冯正功大师团队部分成果展示

徐州回龙窝历史街区与城墙博物馆

回龙窝历史街区项目重塑了回龙窝地区传统街巷,完成了融合传统与现代、过去和未来的城墙博物馆,它们如同抹去尘埃的历史一角,让世人得以窥知一段古彭城的过往。更进一步,团队以回龙窝为契机,链接散落的文脉遗迹,挖掘隐含的空间秩序,以恢复古城徐州的城市架构。


南京大学苏州校区




拥山抱水:庄里山是场地中独特的地理基因,项目将山林空间向两侧延伸,建筑组团布局朝向景观打开,形成建筑与自然相互交织的空间层次;将周边原有水系引入场地并进一步串联,形成山水交映的格局。

成院得园:在校园近人尺度设计中,项目借鉴传统的造园手法和造园要素,以东部校区教学楼设计为例,中庭、边廊、庭院等不同类型和丰富多义的庭院设置,创造出了衔接传统地域文脉基因与新校区营造的校园环境。


绵竹历史博物馆




拥山抱水。庄里山是场地中独特的地理基因,项目将山林空间向两侧延伸,建筑组团布局朝向景观打开,形成建筑与自然相互交织的空间层次;将周边原有水系引入场地并进一步串联,形成山水交映的格局。

成院得园。在校园近人尺度设计中,项目借鉴传统的造园手法和造园要素,以东部校区教学楼设计为例,中庭、边廊、庭院等不同类型和丰富多义的庭院设置,创造出了衔接传统地域文脉基因与新校区营造的校园环境。


绵竹体育中心



体育中心是江苏援建绵竹时规模最大的项目,由五组主要建筑和室外运动场地组成。场地原只是一处简陋的室外游泳池及其破败的附属用房,设计对其改造与扩建,并结合健身中心成为一处重新被激活的建筑场所。

体育中心的主体育场的屋面拟合“舞动的飘带”,以流动曲线的建构“漂浮”于主看台之上,飘带两端在看台北侧落地,形成北向的开口。木板年画是绵竹远近闻名的地域特色,设计以传统“画壁”的角度思考木板年画与体育中心之间的联系。项目结合“飘带”设置双层表皮:外层以镂刻年画图案的金属网膜拟合年画剪纸的形象,内层则以玻璃板提供围护与采光。木板年画的主题选择“希望与丰收”,通过建筑意喻某种朴素的未来期许。

上一个:没有资料
下一个:工程实践丨苏州博物馆西馆石材幕墙创新设计探索

地址:苏州市人民路1058号房地产大厦5楼537、539室

电话:0512-65207270